2020年7月25日星期六

初代一系,我的白月光

今天看完了 PSYCHO-PASS 剧场版 2015。写篇感想。

从第一季的【惊叹】,到第二季的【失望】,到剧场版的【重燃】。之前还没看剧场版的时候,第二季真的让我失望到我甚至为了让自己好过一点,一直“欺骗”自己PP第一季就完结了。
首先来赞叹老虚,是老虚把第一季观众的心抓回来了。这根本就是为了补偿第一季粉丝的福利。虚渊玄是神。

【剧情线】
如果以剧情来说,优秀的点:起承转合/高潮迭起什么的确实就看得挺爽的,这个我其实也不太想谈,真正撩动我心弦的是角色关系之间的处理。

【角色关系】
这里的话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讨论。
狡啮慎也 > 槙岛圣护
常守朱 > 狡啮慎也
狡啮慎也 > 常守朱
野宜座伸元 > 狡啮慎也
野宜座伸元 > 常守朱
常守朱 > 野宜座伸元



【狡啮慎也 > 槙岛圣护】





狡啮和槙島其实在思维的本质上很相似,包括剧情里提及的「煽动者」体质。但他们所追求的是不同的东西,所以看起来才没有那么“像”。从第一季时的狡啮能完美猜测到槙島接下来的走向其实也就表明了他非常了解槙島的思维模式,但这背后暗示的可不就是因为你自己也有着这种思维模式吗?

老虚沿用了这个第一季的伏笔来让狡啮越来越接近槙島作为「煽动者」「精神领袖」等的特质。

然而即便他们相似,但狡啮对槙島却是满满的憎恨,因为槙島在狡啮的眼中其实就是一个威胁到他心中的「正义」的「邪恶」的存在。所以他被说像槙島的时候其实是非常反感的,但他的理性却无法去否认他们本质上的相似。

我个人觉得,这种设定其实也非常符合这部作品的中心思维,也就是对于正邪的思考。第一季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槙島就是个大坏蛋,但到剧场版狡啮作为一个走上和槙島一样的道路的人,成为了“恐怖分子”的“精神领袖”时候,观众的心证却不是如此的。

对错这件事,本质上就是为了维护利益而衍生出的概念。而法律这一种规模的对错指标,其实维护的就是「大众」的利益,或者也可以诠释为「个人的权益」。

所以到头来,对错这件事怎么衡量,看到是什么?是「立场」。你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样的行为,你对于它对错的诠释也会有所改变。

問おう:错的是槙岛圣护,是狡啮慎也,还是西比拉系统?



【常守朱 > 狡啮慎也】





唉——(长叹一口气)劳资推的CP,我可以写一篇论文出来。要精简扼要的说明,要从哪里下手还有点伤脑筋。

「その背中を追いかける」

常守朱还作为一个新人监视官的时候,在处理案件的“不成熟”上遭受到了挫败感。「比起任务,你更优先了正义。......」那个时候的狡啮对她的认可、鼓励与引导成为了她的信心与精神支柱,让她一步步成为了一名独当一面的刑警。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其实常守朱身上有着很多狡啮的影子。虽然小朱是狡啮的上司,但狡啮却是小朱的前辈。而且还是极其优秀的那种。

不管是出于对狡啮的“陨落”的好奇还是对于想学习他作为优秀刑警的强项的目的,小朱一直一直在尝试着理解狡啮。然而就如野宜座的老爹说的那样:“理解狡啮也就意味着像狡啮一样看待事物、像狡啮一样思考。而狡啮,他注视着黑暗太深久了。”

从“向狡啮学习”这一点,到后来狡啮离开了警队,她其实也算是完整的理解了作为刑警的狡啮的思想。然而,她其实不断在追随着着狡啮的背影。不管是现实层面,还是精神层面。

这次她要去“追捕”狡啮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去确认现在的狡啮追求的「正义」到底是什么,而现在的狡啮还是不是她当初认识的那个狡啮。

然而,她得到答案了——「你一点都没变。」



【狡啮慎也 > 常守朱】




如果说对于小朱而言,狡啮是指引她方向的光;那队狡啮而言,小朱就是在混沌的黑暗中让他点燃快要熄灭的初心的那一个微而不小的火花吧。

「......如果是你这样的上司手下,我或许能够作为一名警察而不是猎狗去工作。」

正义感十足、理想主义,这些常守朱身上有着的,还没被残酷的现实摧毁的「新人监视官」的特质,或多或少唤醒了狡啮作为刑警的初心吧。

遇到常守朱这样的上司,他终于可以再度正视自己作为刑警的初衷以刑警的身份去守护正义。并且,看着仿佛是还没被“染黑”的自己的常守朱,之前没能守住的那一个自己,这一次,他想要守护到底。守护着常守朱,也算是守护着自己那快化作灰的初心吧。

所以直到他决定走出法律,他也不希望常守朱对这样的自己有所动摇,在离别的那封信里也依然叫常守朱要坚持守住自己认为对的事,不要受到“错误”的他的影响。下次见到他的时候,也请坚守自己心中的正义来逮捕他吧。

离开了警队之后,他依然按照自己选择的道路去尽力的维护自己心中的「正义」,然而他也期待着常守朱在他当初没能坚持走下去的道路上能去到他到达不了,已经没有机会看见却依然期待着的景色。


延伸到剧场版,小朱对狡啮说「我要逮捕你 」;而狡啮也回应「你可以再来逮捕我。」
他们其实,某些意义上,一点都没变;但他们也因为对方的没变而欣慰、安心。




虽然小朱和狡啮对于「如何维护正义」这一块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分歧,但所幸他们对于「何为正义」本身还是达成了共识的。

「我可以理解甚至认同你,但我不愿意也不可能去跟随你的道路。但即便如此,你依旧是我的光。」「我对你有着不能认同的点,即便如此我却对你的未来充满着期待与祝福。」「我想亲眼见证你所选择的道路到达的彼岸的”正义“,究竟会是什么模样的。」

他俩之间有着这么奇妙的羁绊。

「比起任务,你更优先了正义。如果是你这样的上司手下,我或许能够作为一名警察而不是猎狗去工作。」
「谢......谢你。」




【狡朱是彼此的救赎。】



说个题外话,槙島和狡啮很像;狡啮和常守朱很像;但槙島和常守朱并不像!!!
槙島和狡啮像的是「脑」,而狡啮和常守朱像的却是「心」。

神TM谁再说槙島和小朱像的我就
 


【野宜座伸元 > 狡啮慎也】




这个虽然我能写得出的东西并不多,但我还是觉得他们的羁绊有阐述的必要。

作为曾经的同僚到后来的下属,看着重要的伙伴一步步踏入深渊,对对方“不愿回头是岸”的愤怒感、对无力挽救小伙伴的自己的无力感、后来对也“陨落”了的自己的无助感、以及学会了妥协的自己的无奈感,我们警花的心路历程其实一点也不比任何人少啊QWQ

野宜座对狡啮的形象化心情大概是:
拼命的伸手 > 抓不住 > 握紧拳不甘的目送 > 松开手抬头 > 看着狡的背影 心里默默念一句「祝好」

他最后给狡啮的那一拳,其实就是「你TM敢不好好活下去我不会原谅你」的意思吧w



【野宜座伸元 > 常守朱】【常守朱 > 野宜座伸元】




这个挺双向的,一起说吧。

这也是另一种爱啊。前辈对后辈的守护,这一种爱。

野宜座一直注视着越来越倾向狡的朱,真挚的不希望朱会像狡那样步入深渊,却用着笨拙且不讨好的方式在拉住缰绳。

即便后来他大概了解到了朱爷是非常有能力保持自己色相清澈的人,但他眼中“一直不断追随着狡啮的背影的朱”就很辛苦。他由衷的希望朱可以不用再“活在狡啮的背影里”,希望她可以更轻松的做自己。

所以在最后,他向朱撒谎了,说狡啮已经变了,已经是个彻底的恶人,不值得你去为之执着了。

而朱也知道他在撒谎,但也知道他的目的,看穿了他笨拙的温柔,因此也温柔的以不戳破他谎言的方式给予了回应。

野宜座对狡啮说「不要再让常守朱监视官背负更多无谓的负担了。」
野宜座对朱说「你总像是背负着过于沉重的负担。」
而朱回应了「你也没变呢,总是独自背负着一切。」

他们明明都知道对方的心思,都看得穿对方谎言背后的真实善意,却都选择了心照不宣的温柔来回应。

其实不止是他们,这一点贯彻在整个初代一系成员的身上。
大家都变了,也都没变。
虽说物是人非,人非却也人是。
我只想说:如果这还不算真爱。



初代一系,我的白月光。

2020年6月26日星期五

毕业啦

毕业了,搬回家耍废了好几天了,终于想好好完成“毕业感言”的仪式感了。

不知道是不是老了,心情很平静,没什么很激动澎湃的感想。真要说的话就是终于熬过来了,解脱了吧。

本来是有想在脸书本帐写一篇毕业感想的,可是我并不想让那些我已经没有要继续联络意愿的人来“观测”我的生活,现在的我只想让我在乎的人看见我,我安于我的亲友小圈子里😇 子琦说我在中学同学群里的印象已经是神隐状态了:知道这个人还活在地球的某处,但也仅此而已了。但其实我很安于这个现状,比起客套的尬聊,我想彼此之间最好的关系就是我知道你过得不错,但互不打扰,各自安好。

我感觉我现在已经豁达了不少。很多东西都不再执着了。那些不知谁对谁错的不欢而散就随风去吧,没有追究的必要。那些不知缘由的不了了之,就当作梦一场吧。就如阿詹说的:“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好东西都得属于我,每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的尺度。” 我其实就觉得现在的自己很幸福,并且想努力守护这一切。具体来说要怎么守也不是很明确,只愿我能守住自己的温暖纯良。如果要我说给自己的毕业祝福那就是:愿将来的我能知世故而不世故。愿我何时回首都仍少年。

应该有很多原因,包括努力的自己,给予肯定的小伙伴们,我是越来越喜欢自己的。虽然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前进的方向确实是心中的理想乡。希望自己在迈向这个理想乡的途中能成为遇到的人的微光,当然也希望到终点时能成为“昕昀”。虽然不可能办到每个人都喜欢的样子,我也没有那么“贪心”,但要是能成为让人不对这个世界绝望的理由就好了。

我觉得我很幸运,至少是“清醒”着毕业的,没有带着那种迷茫和不安以致活成浑浑噩噩的行尸走肉。除了感恩也只能努力不辜负这份运气了。

我会努力的。


2020年4月18日星期六

200417

22岁啊 完全没有实感......感觉2字头之后都一样。

虽然今年因为MCO没办法到外面庆祝,
但是该有的仪式感还是满足了。
和朋友视讯庆祝的感觉还真的挺神奇的。
各自在各自的荧幕前吃吃喝喝wwwww

昨晚11.50++和2位友人开视讯,一面吃蛋糕一面聊天,
聊着聊着就凌晨4点了(靠北

虽然好像以前就这样了,
但我万万没想到我竟然在生日当天又不小心当了回“开导者”。
但这回并不是谁向我求助了,
而是我自己察觉了他们的烦恼而自然的吐出了建议。
按他们的说法就是,他们察觉了自己的这些问题,
可是就是被困住了,不知道怎么突破。
可是我竟然就“一语道破天机”,打通了他们的什么脉这样www
他们说和我聊了这一趟很轻松,感觉解开了很多瓶颈,
然后还使劲儿的夸我,还说怎么夸都不够(淦

昨晚聊的话题主题算是关于“创作”和“创作者”,
给小伙伴们分析了他们各自的强项和特点之后,
他们也反馈给我他们觉得我的“传达能力”很强,
可以把一些很抽象的东西用很有画面感的方式来描述出来,一目了然。
我其实还挺惊讶的,或者说有点惊喜吧,
因为其实不管在任何方面的创作来说,我都是基础不好的初学者等级。
所以其实也不知道真正的强项会在哪里,可是他们这么一说,
我就觉得这或许真的是我在创作方面可以用上的一种天赋吧。

昨晚小伙伴还说,
自己遇到这种心境上的瓶颈时,其他的朋友即便聊了,
也没有办法很精准的说中要害,
都是很广泛的不痛不痒的聊聊,不然就是聊偏了。
但我却可以很细化的射中红心。
(而且她还说我是目前唯一一位做得到这种事的人www)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其实我就对于“治愈者”这件事很向往,想成为能治愈他人的人。
然后随着成长,具体到“想成为治愈他人心灵的人”。
虽然我想要走的方向是创作,通过作品来治愈他人,
(然而这一点暂时还没做到)
但是“治愈他人心灵”这件事本身好像我也办得到了。
就是有种感慨吧,
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悄悄的接近了理想中的自己。
就是那种,觉得自己好像还不错,
好像可以变得喜欢自己了的那种感觉
越来越强烈。
是一种很神奇的无法形容的感觉,
就是认为自己有价值了的感觉。
大概我以前一直都是自我价值观缺失的人,
然后在这个本科在最后一年,一个强迫成长的环境,
把自己逼到了一个自己想象不到的高度,
慢慢把自己的优点和强项都逼出来了吧。
渐渐发现自己的才能,也渐渐往理想中的自己的方向成长。
如果哪天我成为了理想中的自己,
那大概他人的认同对我而言就不再重要了吧,
那我大概能活得非常潇洒吧23333

即便是MCO,给我庆生的人还是不少啊。
凌晨和2位同在创作路上努力的小伙伴们视讯,
傍晚和2位大学小伙伴一起视讯吃饭
(饭菜还是其中一位小伙伴煮的!可香了!)
然后当然少不了在这种时期留校的相依为命的邻居的邻居w
这段期间真的从不熟到看完了她居家与沙雕的一面www
当然还有各位的祝福,我都收到了,真的谢谢你们。
然后那个87邻居竟然还给我写了小作文,肉麻的恶心心(淦
庆幸这一年有你们,也希望日后有你们。

现在的我很幸福,
即便自己还没有变得很优秀,但我好像已经能喜欢自己了。
即便看不清未来,但努力的方向却很明确了。
即便面对很多不安,但对自己的心理素质也有相当的自信了。

今后大概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吧,
当然肯定也会有很多令人惊喜的小确幸吧。
努力这件事好像会上瘾啊,
相信自己这件事也很爽啊。
总之就祝我早日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吧w







「君が生きてる世界にありがとう」
「私が生きてる世界にありがとう」

2020年1月28日星期二

关于大学日文班的那些事

今年本科最后一年,选科方面比较自由,所以我为了拉高我的平均分,就去争取了一下选日文当选修科。然后呢,上个学期因为我的水平被老师认为超过了课程,被禁止选修。所以我上学期就只是去旁听;但下个学期,这么幸运,时间表又没有冲突,然后老师终于肯让我选日文为选修科了。

我们的日文教授,是一位看起来四五十岁的,和蔼可亲却不失庄严气场的女士。她是那种,教书尽心尽力,但看得出她有意在维护着 “老师” 形象的,就是她会想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 “好老师” 的形象,但她不会成为学生的 “朋友” 的那种感觉,就是她不会跨越 “老师” 那条线。所以即便她和蔼可亲,却永远和学生保持着一个无法消除的隔阂感,让学生对她会一直抱有一种敬畏感。

而且她是个非常 “日式” 的人,她的穿着打扮,她的生活习惯,都和日本人非常相似,即便她是个马来西亚人。从这些细节中,我看得出她是个很喜欢日本文化的人,所以我就好奇,为什么她当初在日本留学后没有留在日本工作,而回来马来西亚当了日文教授。然后我竟然敢问了这个有点 “敏感”(可能会戳中老师的遗憾)的问题。后来我得到了答案,确认了我的猜测,就是,如果可以,她确实是希望留在日本发展的。

而且她真的很 “牛” !我去大学官网看了她的简历,真的挺可怕的,得过各种文学奖,还翻译过很多大神(例如夏目漱石)的作品。并且,她竟然还是HSK汉语水平考试的检察官。其实她说过的,最让我肃然起敬的一句话是:“我这一生都献给了文学。”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散发出来的,是 “自豪” 与 “无悔” 的气场,让我觉得,这人真的做到了选己所爱,爱己所选。我由衷的觉得这样的人很了不起。

我记得我第一次去找她的时候,由于我不是从大一就跟着上来的人,我算是插班生,我要直接去上大三的课,所以得进行实力考核,她随手翻开了一本参考书,让我朗读句子。我战战兢兢的把句子念了出来。她说:“发音很不错。” 我本身其实是高中的时候跟一位老师学了几个月的日文基础,之后也曾去日本当了三个星期的交流生。之后就自己盲目的自学,所以并不是非常系统性的学习,所以会的东西林林总总,却也零零散散。但最后老师是断定我已经超越了3A(大三第一学期)的程度,所以如果我真的要,也只能选修3B(第二学期的)。所以我上学期当了整个学期的旁听生,而下学期终于能堂堂正正选修了!哇哈哈哈!

我第一次进班的时候,就像转学生那样的场景,老师给大家介绍我,说我作为旁听生,今天会加入这个班。然后老师又说了:“这位同学的程度比在座的各位都高,所以如果你们听不懂她说的话也是很正常的,莫慌。” 我惊了。才上课第一天啊我的天,老师您这句话会把我置于何地啊......(晕乎)然后从那天起,我就被同学们以看学霸的眼神仰望了......

上次不知道聊到什么话题,老师曾经说过,她觉得,语文教授一般有2种。一种是想留下自己的 “作品” 的;另一种是想给学生留下 “回忆” 的。而她本身,是后者。她希望她的学生毕业后,也会记得她这位老师。我那时候瞬间又对老师肃然起敬了。而且平时练习谈话的时候,我们都会聊一些日常的话题,而其实老师也真的会记得每个人的回答,她真的会比其他任何一位教授都更了解学生,例如学生的家庭状况、爱好、梦想,之类。虽然估计她不可能对每一届的每一位都记得那么清楚,但她曾经记得,这份曾经就是用心的证明。

她其实真的做得到留在学生回忆中这件事。例如,她有一天满脸欣慰的告诉我们,前几届的学生要结婚了,给她捎来了婚礼请柬。看吧,用心是会被看见,会被记住的。那瞬间啊,我突然觉得,这种师生情谊,真暖,真好。

平时上课,做练习、小考、问答,她都会记下大家的分数。然后在学期末的最后一天,来个 “颁奖礼”。她会给表现好的同学颁发奖项,一些可可爱爱的小零食和小文具。然后我很不好意思的好像上学期就领了一半以上的奖项(掩面)。最后,她给大家每人一块KitKat巧克力棒,因为KitKat在日文叫「キットカット」(kitto katto),和 “一定胜利” 的「きっと勝つ」(kitto katsu)谐音,寓意祝大家考试顺利,过关斩将。这件事虽然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但我能说,这样用心的老师,我没遇过几个。而这件微而足道的事,我估计会永远留在每个同学心里。

在偶然知道了老师也和我一样的个文具控之后,我在某天趁机问到了老师的生日之后,决定给她送一份文具类的生日礼物!(但万万没想到竟然是个天蝎座......我瞬间想起了我老妈和外婆(脑阔疼))我观察了老师平常的喜好,我觉得我选的礼物老师一定会喜欢的,哼哼~ 等开学就交给她~ (快乐!)

我很早就告知老师我要给她送礼物了,老师惊喜但也说不需要,但最后说了谢谢。我精挑细选了几个星期,在某宝买的礼物到了之后,我马上给老师发了电邮告诉老师。(因为那时候是假期,没办法给老师送去。)然后我的电邮标题是:【礼物到达了哟!】(是的,我估计敢这样 “不正经” 的给教授发电邮的人就只有我了吧哈哈哈哈😂)

我直接上图,你们自己细品(手动doge):

(你可见过敢在给教授的电邮里加一堆颜文字的童鞋?😎)


然后另一封是刚刚告知老师我下学期的时间表没有冲突我可以顺利选修3B日文的电邮:

(我就是全村最靓的崽😎


我感觉,我是不是在二哈的属性越走越远了......(远目)

风萧萧兮易水寒,二哈一去兮不复还。(强行古风)

其实我只是想说,这位老师,值得我记录在我的回忆里。
我也希望,我值得被记录在她的回忆里。

很常觉得,生活里遇到那么多闪闪发光的人,我可真幸运。(对得起我名字 [doge])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偶像:人间理想

来聊聊偶像这件事吧。

其实,我从小对于“偶像”这个词的定义就特别高,就是“偶像”这个词是被我封在高高的神坛上的。在小时候大家都在讨论“你的偶像是谁”的时候,大家都兴高采烈的说着哪位艺人,多帅气,唱歌跳舞又行;不然就是说哪位演员,颜值多高,之类的。但我那时候也并没有特别喜欢的艺人,但即便有觉得还不错的艺人,我也不会把他封为偶像。

而且,偶像这个词的起源也并不是“欣赏或者喜欢的艺人”的意思。是早前的人们用木头雕刻的人像,用来崇拜的信仰,甚至带有盲目的元素的。虽然现代人对于偶像的崇拜也确实还有盲目的成分,但有些人把偶像和喜欢的艺人画上等号这个设定我是无法认同的。我认为偶像未必得是艺人,甚至不用是公众人物。他可以是身边的人,甚至可以是个虚拟人物。

偶像对我而言是一个精神榜样的存在。如果那个人身上有我憧憬向往的特质,有值得且想学习的地方,是我想成为的那样的人,那我就会把对方封为我偶像。我特别喜欢一个对于偶像的说法就是,偶像是可以照亮粉丝内心的一束光。我觉得偶像也是个精神支柱吧。就是在这个大家都垂死挣扎精疲力尽活着的世界里,在怀疑人生想要放弃时刻,总能想起世界上还有这般美好的人,那个单单想起就可以支撑起你疲惫不堪的身心的人。

来细数一下我现在的偶像啊,郭沁、羽生结弦、詹青云、庞颖、邱晨。

【郭沁、羽生结弦】和【詹青云、庞颖、邱晨】对我来说是2种不同的感觉。前者是觉得 “天啊,这些人太美好了,真的太敬佩了,真美好的人儿啊。” 他们身上都有我很想学习的地方但是 “想成为他们这样的人” 的感觉倒没有那么强烈。就是怎么说呢......他们的 “属性” 和我的不太合得来。就是他们太“仙儿”了,就是只能远观不可触碰的那种。但后者呢,对我来说比较 “接地气” 吧。就是有一种 “我努力一把我或许就能成为那样的人” 的感觉。再来就是前者吸引我的是【个性】,后者吸引我的是【三观】。个性这种东西就千人千样,每个人都独一无二,也学不来。但三观就不同,三观就是值得开拓值得学习可以打造的。前者让我看到世界竟然有如此美好的人;后者让我看到世界竟然可能如此美好。

其实这篇我主要是想说阿詹阿庞和活爹在我心目中和别的偶像有什么区别。沁郭郭和柚子会让我很喜欢他们;但阿詹阿庞活爹除了让我喜欢他们之外,也让我变得可以喜欢自己了。就是,他们做到了另个层次的东西。我喜欢沁郭郭和柚子但我认为他们太崇高不可企及,但阿詹阿庞活爹让我知道了,我也有可能成为像他们那么棒的人。

熟悉我的人大概都知道,其实我一直都不太喜欢自己,正是因为自己了解自己,自己知道自己所有的不堪,所以才无法喜欢自己。但喜欢阿詹阿庞活爹的同时,我认同的喜欢的他们的想法,同时那也是我的想法,那是我和他们共同点。我喜欢他们的想法,意味着我的想法也值得我喜欢。就是,他们身上和我重叠的东西,让我变得可以喜欢自己了。身上的那份卑微、认为自己不值得喜欢的那份不自信,好像瞬间就可以消散了。他们提倡的、鼓励的,那些很正的三观,我自认我也是有的。就是,我喜欢他们的三观,所以秉持着相似三观的我,我也渐渐可以喜欢了。我也终于可以跨过那道坎儿了。我终于也可以认为自己是个不错棒的人了。我感觉我对于自己的心态变好了,我似乎连自身散发的气场?气质?都渐渐变好了。就是,我认为我自己可以是我自豪的存在了。

所以我真的很感谢他们,更感谢命运让我遇上了他们。他们是真的可以做到我定义里的偶像做到的最高级别的事,就是:让我不再否定自己,让我成为一个更好、更优秀的人。他们不是那种不可企及的存在,他们就是切切实实证明给我看的,每一个平凡人都可以变得如此优秀的存在。

虽然不敢保证以后,但至少现在,我觉得我以后再也不会遇到一个能取代他们存在的偶像,不会再遇到更加能让我变得更优秀的偶像。他们就是在我面前开创了这条路,让我知道,这条路是通的的人。如果以后有哪天,我在哪个领域获得什么成就,有机会在哪个场合发表我的感谢言论,那我一定会提到他们。他们真的开启了我人生里很厚很高的一道墙的很大的一扇门。

变得可以喜欢自己,这件事真的,不知道怎么说明,就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感觉看世界的眼光都可以不一样了。我感觉我以后走路可以不用低着头了,我不需要再很努力的降低的存在感了,我好像可以不那么怕别人的目光了。就......我突然开窍了?哈哈哈哈不知道。但是就,总之,谢谢你们。谢谢阿詹,谢谢阿庞,谢谢活爹。谢谢你们成了我生命中的一束暖光。

你们是我的人间理想。


2020年1月12日星期日

2020你好

照理来说这个题目应该在1月1日写的,起码也要在第一个星期写吧,但其实我本来完全没有要写的意思,是被邻居催稿了我才被迫营业。但其实要写什么我也不是太确定的,就想到啥写啥吧。可能会写写自己心境的变化吧。

我就觉得吧,我越来越佛了。佛得连仪式感也不需要了。例如我每年的跨年仪式感还是很重的,但是今年我啥也没做。没有倒数,没有去看初日出,没有写new year resolution,没有给新一年的自己写信。就是除了和两三好友到FM吃夜宵(还被友人弄翻了cider喷到自己身上“开光”)以外,啥也没了。要问为什么的话,那就是累吧。累得啥也不想干只想躺平。

以前的自己还会想说,新的一年要设立什么目标,要让自己变得稍微了不起一些;但今年,我就觉得,要能好好过完这一年我就很了不起了。但其实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想做的该做的事都已经记在脑子里了,写不写也无所谓。倒不如说,是因为更加坚定了心之所向,所以不需要外在的形式感的支撑了。

虽然佛系这个词,是个看起来是褒义词的中性词,它代表的是不执着和看得开,但这会不会也可能是自己给自己不上进的借口呢?会不会对什么都没有追求,自己也变得什么都不在乎了呢?那样还算是活着吗?我不知道。但是我能知道的是,生活必须让自己心里舒服了,才会感到快乐。而且,我觉得这背后更重要的意义是:全世界都追着你打了,你就不能放过自己吗?连自己都不能放过自己吗?说不定,学会放过自己,是一辈子都该学习的课。就如李诞说的那句:“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那他和咸鱼有什么差别?如果一个人的梦想就是当咸鱼,那他和人生赢家又有什么差别?”

我很常会反思自己。我就在想,要是以前的我看到现在的我,大概会觉得现在的我太邋遢太落魄了。但现在的我却完全觉得这样的自己很ok。就是可能以前的我会觉得现在的我怎么这样了,怎么越来越像那种讨厌的、自己不想成为的大人了。我不否认可能我真的是在“变老”,但我现在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说不定我真的会成为以前的我讨厌的那种大人,但是现在的我不会去讨厌我即将成为的那种大人。

说不定以前的我会觉得现在的我“沦陷”了,但现在的我其实会把这个定义为“成长”。其实我到现在还是很认同那个成长的定义:成长就是三观不断崩坏又重建的过程。就像我小时候,被家长教成非常典型的社会刻板印象,例如什么成绩差的学生就一定是坏学生、骂脏话的人就一定是道德败坏的人......之类的。但之后,我意识到这是不对的。所以那时候我觉得我成长了。而说不定,小时候的我也会觉得那时候的我“变坏”了。所以我觉得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的。现在的我真的认为,能好好的过好当下,就是很了不起的活法了。甚至,我现在还有每一次我“成长”的那种骄傲感。

我总结一下,我发现成长这件事就是变成一个以前的你会不理解不接受但现在的你却会认同却还可以引以为傲的存在。所以我就在想,那我现在不能接受自己以后变成什么样的人,那到时候我要是变成了那样的人,我到底是会鄙视自己还是又有一份成长了的骄傲感呢?还是到时候,连骄傲感本身,都可以舍弃了?

我觉得我现在的三观非常的“奇葩说”、非常“年轻人”,尤其非常阿詹阿庞式的理想主义。我很喜欢阿詹那句“我认同有人说我过于理想主义,但我想不到有什么理由不该理想主义”。我现在觉得自己的三观超棒,脱离了社会规范的刻板印象,包容性、接受度都越来越大了,知道了世界人人皆不同,但同时人人平等。每个人的不同都是他们的独特性而不该被约束被否定。

但十年后二十年后呢?我会不会又“沦落”或者“成长”成那种我讨厌的中年人?我会不会变成那种反对下一个时代的观点的那种不懂变通的老古板?说真,我现在是不愿意甚至是害怕成为那样的人的。但我更担心到时候我会以那样的自己为傲。但会不会其实只是现在的我不能理解中年人的“正确”呢?会不会到那时候我就领悟了呢?

我不知道。我承认我现在身上有着阿庞所说的那个“年轻人的傲气”,并引以为傲。所以我也认同阿庞说的,或许我们年轻人经历的还太少。但我们依然愿意抱有这份年轻人的傲气直到生活教会我们该有的样子。

但我对自己还是拥有那一份相信,相信自己能清楚的分辨有些原则,是不会为世界让渡的;有的自己,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改变的。我期待下一次“成长”的到来。不管将来自己成为了什么样的大人,我觉得我还是可以很放心的把现在的自己交给未来的那个自己,然后对她说一句:“接下来,拜托你了”。

初代一系,我的白月光

今天看完了 PSYCHO-PASS 剧场版 2015。写篇感想。 从第一季的【惊叹】,到第二季的【失望】,到剧场版的【重燃】。之前还没看剧场版的时候,第二季真的让我失望到我甚至为了让自己好过一点,一直“欺骗”自己PP第一季就完结了。 首先来赞叹老虚,是老虚把第一季观众的心抓...